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谭跃: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 做到六个“坚定不移”

Dynamics/中版动态

谭跃: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 做到六个“坚定不移”

2017-04-27

4月7日下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中国美术出版大厦召开“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回顾十八大以来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座谈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出席会议,谭跃总裁讲话,王涛书记主持会议,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刘伯根、李岩、潘凯雄、孙月沐、姜军出席会议,集团所属各单位负责人、集团总部本部各部门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集团成立十五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固本培元、逐步壮大的不平凡历程,有力地见证了中国出版业改革创新的历史进程,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图景。集团资产总额从48.71亿元增长到192.84亿元,增幅296%;销售收入从30.55亿元增长到103.76亿元,增幅240%;利润从1.75亿元增长到9.09亿元,增幅419%;所有者权益从22.83亿元增长到109.27亿元,增幅379%。


谭跃指出,十八大以来,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奋力实施内容创新、品牌经营、数字化、国际化、集团化、人才强企“六大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型化、国际化”三化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并更加明晰了一条以出版专业化为主体的中版特色发展道路。它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道路,其核心指向是坚持主流价值,壮大出版主业,做大文化影响;其现实基础是优化集团运营,加快融合发展,做强经济实力;其根本保障是加强党的领导,探索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实改革管理。

谭跃强调,集团要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做到六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防风险、强动力;三是坚定不移地深化结构调整,做优、做强、做大专业化生产能力;四是坚定不移地加快股改上市,提高集团化运营管理水平;五是坚定不移地推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数字集团;六是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集团改革创新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版集团连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位居领先地位;4次入选“全球出版50强”,在2014年名列第14位,位居国内出版企业之首;2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2015年名列第331位;首次入选“中国品牌500强”并位列第29位;4次荣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综合排名第一,荣获伦敦书展首次也是唯一的主席大奖“国际出版卓越奖”和三个提名奖,荣获“阿富汗总统特别勋章”和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越来越成为国际出版业聚焦中国出版的标志性企业。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主流价值,壮大出版主业,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地位逐步确立

1.积极服务国家大局。圆满承办了伦敦、科伦坡、贝尔格莱德、白俄罗斯和美国书展的主宾国活动,《点校本二十四史》被习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政府。认真落实习主席访英重大倡议,举办多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三联韬奋书店首开24小时运营,受到李克强总理致信赞誉。顺利推进中印两国总理签署的“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工程”,积极承担中央交办“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的编撰任务。

2.内容创新精准发力。集团完善了导向管理机制,出台了加强主题出版的具体意见,制定了“内容创新十策”,设立了出版特别贡献奖,设置了中版好书榜,举办了编辑大会、读者大会、经销商大会,成立了内容建设委员会,发挥文化名家引领作用,积极建构出版领域的国家知识体系,进一步优化产品线建设,加大主题、文学、少儿、教育板块的政策支持。

3.主题出版成效显著。累计策划了近千种主题图书,入选中宣部、总局主题出版重点选题数量名列全国第一。推出了《抗日战争》《火印》《长征》《供给侧改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我们误判了中国》《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主题图书。10大主题好书平均印数达4.9万册,《重读抗战家书》发行40多万册,文学、商务、中华、三联等初步形成了重文化、重学术的主题出版风格。

4.中版好书引领潮流。推出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新作以及《顾颉刚全集》《辞源(第三版)》《中国音乐百年典藏》等一批文化扛鼎工程,出版了《老生》《极花》《带灯》《群山之巅》《邓小平时代》《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等一批销量10万册以上的畅销书。出版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我们的中国》《<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极简中国书法史》《主流》《看不见的森林》等一批有品质的好书。年销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从2011年48种上升至2016年的132种,增长175%。集团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榜、“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等12项出版指标上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30多个榜单上连续位居全国第一,扩大了集团产品的主流价值引导力和海内外文化影响力,强化了集团主业在全国出版界的龙头地位和领先优势。

5.国际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一是选准图书话题,围绕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和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两大主题,通过现代视角输出传统文化图书900种,通过厉以宁、铁凝、贾平凹等讲中国当代故事,通过恩道尔、狄伯杰等海外学者讲好中国话题。《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输出15个语种,《山楂树之恋》输出20个语种。二是搭建翻译平台,创办牛津大学翻译出版中心,建立百名翻译家名录,集聚了傅高义等欧美著名汉学家。三是做大会展平台, BIBF参展国家和地区86个,海外展商1379家,成为全球第二大书展。四是推动进海外高校、研究机构、汉语课堂“三进”计划,首次在牛津大学设立“中国阅览室”,与哈佛-燕京学社联合出版学术丛书100多种, 45个语种的《汉语图解词典》进入100多个国家汉语课堂。

二是优化集团运营,加快融合发展,数字集团的领先优势初步确立

1.经济总量大幅增长。资产总额从77.64亿元增长到192.84亿元,增长148%;营业收入由47.8亿元增长到103.76亿元,增长117%;利润总额由3.00亿元增长到9.09亿元,增长203%;所有者权益从28.18亿元增长到109.27亿元,增长287%;集团进入全国少数几家“三百亿”集团方阵。其中,出版产业营业收入91.5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88.2%;利润8.37亿,占总利润比重92.07%。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30%,领先第二名近两倍。

2.集团化建设成果丰硕。一是打造“一大三小”上市格局,股份公司年内有望上市,中译语通完成B+轮4亿元融资,荣宝斋正吸引战略投资者,中图启动股改论证。二是推动四大业务整合,资金整合累计净收益2.45亿元;纸张整合累计收入30.6亿元;印务整合集团内业务增长92.65%;物流整合约5亿元。三是重大基建工程取得突破。顺义物流中心、中国美术出版大厦投入使用,百科编辑大楼改造完成,上海虹桥出版创新基地基本建成,总店新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工建设,中国出版创意中心项目取得规划方案意见复函。

3.数字集团初显雏形。制定了数字出版专项规划,发布了13项数字化标准,完善了管理机制,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数字出版平台。“易阅通”签约国内外出版社、图书馆500多家,覆盖机构用户4万多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一流的数字出版中盘商。“译云”覆盖32个语种,日均访问量达1亿次,营收2.43亿,利润3701万。“百科三版”旨在建立国内最权威、最精准的在线百科全书。“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了我国最权威、最专业的整理本古籍3亿余字。“百种精品工具书”成为国内最大的辞书数据库。“荣宝斋在线”一站式服务已初具规模;“新华发行网”致力于全国出版业的数字中盘。2016年,全集团数字化业务营收12.72亿元,增幅45.13%,保持全国纯数字出版领域营收第一的领先地位。

三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创新,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健全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履行“两个主体”责任,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设立各单位专职纪委书记,完成集团首轮巡视,搭建了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廉政建设为保障、以各类活动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氛围逐步形成。

2.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制定《集团公司工作规则》《党组工作规则》等,加强导向、生产、营销、人事、分配、考核、投资等领域的建章立制,废、改、立各项规章制度98项,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96项, 构建了统分有序、协调运转、富有活力的集团化管控模式。

3.创新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较大范围地实现了集团总部与各下属单位之间的干部双向交流。普遍推动中层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了103名后备干部和近300名编辑、营销、数字化、国际化“三个一百人才”队伍,在海内外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3000多人次,初步形成了以德为先、德才并举、五湖四海的选人用人格局。

4.创新考核分配制度。完善“双效”业绩考核办法,加大社会效益考核比重,确保既出社会效益,又出市场效益。出台“改革30条”,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加大骨干编辑营销激励力度,设立人才引进资金,探索职业经理人制,逐步形成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