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明贤法师最新力作《佛教世界观》正式与读者见面

Media Attention/媒体关注

明贤法师最新力作《佛教世界观》正式与读者见面

中国新闻网 2015-10-20

    2015年9月,凝聚明贤法师二十年修行心要,当代首部从“世界观”角度切入、全面精要阐述佛教了义见地的力作——《佛教世界观》由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在“世界观”的宏大主题下,本书谈了什么?佛教的世界观是什么?为什么要谈佛教的世界观?下面就全书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看点进行简单介绍。

  佛法正见的全面演绎,生命关怀的深度推进

  世界观的基础,是我们展开生命的立足点,是众生打造世界的源头。小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大到对生死的未知,都与我们的“世界观”密切相连。

  “佛教世界观”不只是“佛教对待世界的看法”,也不只是佛法的思想,而是如序言所谈,本书“因应当代哲学语言中的‘世界观’概念,随顺当代人的普遍知识结构,随机演绎大乘了义佛教正见”。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结合当代人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及文化特点来诠释佛法正见的论著。进一步说,本书突破对单部经论随文疏释的说法传统,梳理与融贯佛教各乘各宗的法要见地,打通佛法微观义理与宏观格局的落差,弥合传统佛教语言与当代语言系统间的疏离,促进古老宗教与现代文明深层价值的沟通,谋求大众探索生命、圆满生命的内在需求与佛教终极关怀间的契合。

  《佛教世界观》将会告诉你:佛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佛法的正见体系是什么,佛教存在的历史意义和当下乃至未来的使命是什么,佛法对于所有生命的普遍价值在哪里,佛法化导世俗、引领人心的作用体现在哪里,落实佛法于身心、改变生命乃至获得实证的方向与落脚处在哪里。

  因此,本书既是佛法正见的全面演绎,也是佛教生命关怀的深度推进,还是一部有缘人契入佛法大道的修学指南。

  一人一世界:唤醒生命自觉,才能走向“无我”

  “一人一世界”是本书对佛教世界观的扼要概括以及展开论述的起点。佛教世界观所面向的不是我们习惯认同的“大众所共有的世界”,而是人人自心所造的那个世界,是属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世界,世界可以相似,但一定不是同一个。世界和生命平等发展,有生命就有世界。生命无穷无尽,世界也不会只有一个。“一人一世界”提醒我们,世界与心有关,世界不在心外,离开心则无法找到世界。这正是佛教带给我们重新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启示和纠正物化偏举的重大价值。进而,般若中观的智慧更以“心与世界平行观待”的深度理解作为大乘佛教自利利他、广度群生的实践基础,构建起同步解脱内心烦恼和解决物质问题的、完整严谨的思想修行体系。

  在中国这个最讲究生命学问的国度里,“一人一世界”最大的时代意义在于重新唤们生命主体的自觉,从而解决梁漱溟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人“个人之永不被发现”的文化偏失,进而走向“无我”的生命回归与解放。

  佛教以“无我”为生命主体的圆满觉醒,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作为永恒的生命探索。那么,什么才是“我”的真相?当我们迫切希望找回自我,获得生命的自由与活力时,“无我”是否成了从天而降的幻灭之雨?如果希望获证“无我”,认识自我是否还有意义?

  在佛教看来,“无我”的真相从未动摇。但我们何以不能认识这个本来面目?为什么对于“我”的执着无法提供“认识自我”的能力?为什么我们努力追求个性、活出自我,却依然对自心和世界无比迷茫?

  在佛教看来,“自我”与“无我”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因为,“我”并不真实存在,“我”的真相就是“无我”,生命的主体就是“没有主体”。我们对于世界的茫然,生命的被动,正是源于对“我”的无知。对“我”的最大无知,就是对“我”实有存在的顽固坚持。佛教认为,真正的“认识自己”是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真实,由此才能认识在这种“不真实”上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生命形态和万千世界。“活出自己”“找回自我”,唯有超越万千生命形态与个性的羁绊,才可以真正做到。

  中国人是易于服从的,少有力量让我们在各种服从中独立地建立起生命的自觉,而当下的物欲洪流又把“自觉生命”的需求导引向对物的“臣服”。这令人深感悲哀,更需要寻求改变。唯有认识了“自我”的“无我”本质,才能不被五光十色的力量所牵绊,并从中获得自由和力量。当我们能够认清和直面“我”所化现的一切形态时,还会受制于这个并不真实存在的“我”吗?

  因此,“无我”便是生命主体的真正自觉,唤起生命自觉的意识,才能走向“无我”。而“一人一世界”的最大意义在于首先捋顺了“心物平行、以心为主”的基本关系,扭转了执我为实、为物所牵的世界观基础——多人共一个世界。由此,回归“无我”的路途才能被导引至正确的方向。

  心物关系:把握全书线索,重审物化惯习

  无论是“一人一世界”还是“多人共一世界”,心物关系始终是探究世界观需要把握的主要线索。

  当前社会,处在价值解构与重建的临界点,也处在价值的偏离与矫正的张力中。对于幸福生活的最初追求与行至半途不得不进行的反思,不仅发生在每个人的生命轨迹中,也是整个人群共同的处境。生活节奏快得让人落下了灵魂,物质的发达与便利频频换来“生活变味”的焦虑,生存经验的丰富往往以涂污纯真心地为代价,精神生活盲目套上了追求物质的思路,衍生出“一三五祸害花鸟鱼虫、二四六糟践琴棋书画”的文化土豪作派。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确定人生价值的基础阶段,如果理解的方向本就偏了,那么当然会与初心渐行越远,产生偏离的结果也就必然了。人们过于看重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并自然地以此为依靠,可是,往往让我们心力憔悴、无止境陷入戏论的也正是它们。

  一味寻求“物化”受用,原本不是中国人的生活目标。古圣教人过日子,是要学会“用心”的。所有物化的万法都要归属在心的范围之下,所有的社会道德都要归投在大道之下。如果“用心”的主题没有抓住,那么抓什么都不是依靠。

  要解决生死的核心问题,人们需要信仰和智慧的力量,需要重新梳理世界观,重新来认识自己和世界。而这一切,始终都需要围绕“心物关系”展开,都需要重新审视物化的惯习。因此,心物关系始终是本书的最重要线索。把握这条线索,抉择属于佛法正见,构建起动态的佛教世界观结构,进而打破实执,洞见“无实体而有作用”的空性本质,建立决定之趣,最终契入了义的佛教世界观。

  心性文明:二谛智慧提振古老传统,向内使劲唤醒文化自觉

  世界各大文明丰富多样,从心物关系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侧重于物化,东方文明侧重于心性,物化文明与心性文明的差别在于对待心物关系的不同态度。从文化形态来看,佛教与科学恰是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典型例子。

  人们或用力区分二者的差异,或极力比附二者的趋同点。如果从最根本的心物关系的角度看,有两大原则:第一,佛教没有必要跟科学完全一致;第二,不必用科学去统一佛教的世界观,也不必用佛教的世界观去解读科学。因而,二者天生的立足点不同。科学的发展是基于物性的,而佛教则是以心性为重。同样是探索世界,一个强调外在的客观求证,一个重视向内的证悟并力求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因此,科学与佛教的根本区别不是古老与现代的差别,而在于世界观层面的根本区别。

  心性文明的传统始终是佛教生存的丰沃的文化土壤,佛教也为心性文明的世界注入了具有超越性的智慧,那就是二谛的智慧。基于佛陀最透彻的世界观,大乘佛法的修持历来具有大义指导细节、上学下达的特点。胜义虽然高超,但并非高不可攀,“二谛”智慧提示我们在世俗和胜义之间存在着可以“高攀”的有力阶梯——随许世俗。

  比如,当佛法与科学面对面时,全然不必陷于非此即彼的判断。理解了不同层次的世界观,便自然了解须弥四洲和宇宙银河不是同一层次所见境,它们无法冲突。同理,佛法无需比附,科学也不必被无视。由此在佛弟子内心,从随许科学的世界观可以增上到究竟的佛教世界观,对外则呈现出信仰更高超、科学更发达的无碍局面。

  大乘佛法“烦恼即菩提”的不二法门提示我们,不圆满的世间是随许世俗的落脚处,而般若空性是随许世俗真正的起点,也是随许世俗的最终旨归,对世俗最究竟的理解就是空性,就是“无我”。这样来建立胜义与世俗、“无能受物”与“和光同尘”的关系,直触大乘佛法的核心,由此展开自利利他、入世出世的实践,才可说有了正见的保障。

  历史上,侧重心性的中华文明早慧并且光彩夺目,佛法的智慧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信仰的血液和超越性的活力。心性文明即便一度处于劣势,依然具备长远的优势——让生命主动,使生命自觉。中国本具的发达的心性文明需要在未来重新得到提振,如唐君毅先生所说,西方文化如能抑其志而内省,中国文化若能尽其情而率真,则古老文明前进的脚步才能更为稳实、坚毅。

  从心性文明的特点来看,佛法天生与中华文化貌合神似,从而得以在汉地生根发芽,全面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历史上,“三教同源”之所以得到社会各层面的广泛认同,根本在于“以心为本,以道为尊”的共同旨归。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释道三家可谓异口同声、相濡以沫的千古知音,而佛教又以“世间伦理选择趋入道阶”的实践将向内用力的生命探索推向全面解放的高峰。

  人文佛教:突破人间性满足,以“道”为第一要务

  太虚大师指出,汉传佛教特质在禅。禅宗表现出两大特色:究竟佛心智慧,中华文化形式。由此,佛法在中国得以真实落地。并且,禅宗的祖师们开出了解构一切智识障碍、消融一切心性自觉壁垒的“不立文字”的修行之道,从而将中华文明推向至高境界。这条普被众生根基、宽坦平正的大道,为佛教的修行指引了“出于高格、化入平常”的方向,令佛法实践融入生命,使生命再叙故乡风月。

  出于高格,化入平常,是佛教“人文”特质的独特体现。上求大道从来是第一要务,化导世俗天生是佛教职责。论正本清源的大乘佛法精神及时下廓清流俗的度化方便,最合时宜的还是“人文佛教”。人文的佛教“统贯一切之道、圆澈一切之理”,非但要全面解决“此时、此人、此地”的问题,更从生命的最根本需求出发,教人深刻地发现自己,就在当下的实践中,从有限的向外驰求向内回归,把生命价值从人间性满足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提升至向上求道的高格,从而获得心性的彻底解放和对无尽生命的全面把握。

  亲证而担当:发诸内形诸外,面向无边众生

  当前,信息与传媒领域的领跑者已经指出“未来世界是利他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为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世界是讲求利他主义,讲求分享、透明及担当。

  时代向佛教提出了要求,未来佛教界对于社会需要更大勇气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不仅是“与时俱进”的外在需求,更应该基于佛法教理的自然指向,是佛教内在精神的自发要求,是佛教度化众生的天然职责。既是时代需求,更是内在需要;既要外随时缘,更要“苦练内功”。

  从根本上说,佛教担当的勇气、力量和智慧的来源于佛教的世界观,佛法随缘化众、长保不衰的基石就是佛教的世界观。佛教世界观,前启佛陀,后有三乘行人前赴后继,力行亲践,已然获得宝贵的真实受用。从古到今,佛教的担当有种种形式,最大的担当依然是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进而圆满自利利他的悲愿。

  因此,佛教世界观不仅是历史的总结,更是未来的开新;不仅是法义的建构,更是实践的指南;不仅面向佛教本身,更面向无边众生。

  至此,真诚祝贺《佛教世界观》的顺利出版,这是佛教的佳音,也是众生的福报。书中交汇着佛法的了义智慧与时代的视野,凝聚着古圣的大愿和时贤的悲心。祈愿本书的出版能为读者打开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为大众指引一条心地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