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书信息 / 《辽宁传》

Book Express/新书速递

《辽宁传》

一、编辑推荐
1.祝勇是文学高手,用侦探一样的眼光探寻历史。他研究一个对象,不会沉溺于对它的微观研究,有时会适当地得远一点,使事物的形象更加明晰,使其与周围事物的联动,成为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将辽宁的历史和文明放置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大的参照系中去,使《辽宁传》获得一个更加立体的维度。
2. 辽宁是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我们无法孤立地谈论它。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谈论历史,就是谈论现在和将来。祝勇将文明的冲突-融合这一动一静作为《辽宁传》的叙事线索,在讲述中国历史的时候,落点放在辽宁这个特殊的地域,又不能局限在辽宁,而是从中国大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它。在写作中,他努力表达历史所“独有的神韵气数”,与历史气息相通。

3. 辽宁地处东北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北方草原文化接触的前沿,无论是辽西山区的红山文化因吸收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先进因素而率先升起第一道文明的曙光,还是从白山黑水走出来的满族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大清帝国(今日中国的版图正是从大清帝国继承而来),都证明了辽宁文明求同的强大冲动和它对历史的推动力。正因如此,满族人主导的清朝,才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跨民族共同体。    


二、学者评论
   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因为一部分文人将其视作历史的残余,全然不屑一顾;一部分文人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写作的素材,写一写而已。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全部深在其中。特别是当农耕社会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祝勇反而更加急切和深切。他像面对着垂垂老矣、日渐衰弱的老母,感受着一种生命的相牵。我明白,这一切都来自一种文化的情怀。
                                              ——作家  冯骥才
……祝勇深省静穆,像江南深深的小巷,像巷尾微澜的古井,自是一派闲静。祝勇的为人为文多是冷冷的不动声色,但很干净——气味很干净,心灵很干净,其中蕴有足够的真诚和内在的激情,有一种特殊的诚恳在里面,是那种我喜欢的有真正感情的人,当然带着坦然的目光(指目光中没有任何企图),带着一种北方男人的力量……
——冷冰川(艺术家)
     祝勇是文字高手,是历史的侦探,他站在时间长河的此岸,遥望彼岸,以非历史的方式抵达历史的纵深。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把辽宁作为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将辽宁的历史和现实纳入整个中国乃至全球化的视角中加以谈论。作者认为,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谈论历史,就是谈论现在和将来。

——《解放日报》


三、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辽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书。辽宁刚好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衔接带上,像一个绳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块、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板块连接起来。辽宁就像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作者以地域为切片写就辽宁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的故事,从历史、文化、交融、发展、未来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辽宁。读懂辽宁,读懂中国。


四、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祖籍菏泽,1968年出生于沈阳,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出版《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数十部著作,计五百余万字。“祝勇故宫系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任《苏东坡》等十余部大型纪录片总编剧,获金鹰奖、星光奖等多种影视奖项。任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该片入选“新中国七十年纪录片百部典藏作品”。


五、目录
自 序◇◇ 1
楔 子      万历的噩梦◇◇  01
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九月的那个早上,一个异族女子,骑在一匹烈马上,出现在万历皇帝的视野里。不知为何,这一场景令皇帝感到窒息,狂乱的马蹄,仿佛踩踏着他的神经,令他疼痛难忍。那匹马荡起飞尘,仿佛一团团的祥云,在马的四周飘动。


第一章    一个民族的传奇◇◇  13
历史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辽宁大地。几乎整个萎靡沉寂的国度,都能倾听到女真人的心跳。他们的心跳整齐、昂扬、浑厚,仿佛江河的共鸣。那些曾经被蒙古人的刀锋所驱赶和屠戮的身躯,在经历了血淋淋的撕裂与麻木,以及比黑夜更加恐怖的死亡之后,于万历十一年(1583 年)复活了。
第二章    共享的家园◇◇ 63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混合型文明,这首先是由于中华文明不是单一起源,而是多点共生的。多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发展蔓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碰撞、汇合和交融,使中华文明处于经久不息的变迁之中,并在变迁中不断优化和成长。
第三章  漂泊不定的长城◇◇ 91
长城如同一把刻度精确的皮尺,镌刻着我们的里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望长城,它都有一种气吞万里的气势,跳跃奔腾的节奏,像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道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
第四章  帝国创伤 ◇◇ 201
西方人的几声炮响,就把避暑山庄里的中国皇帝吓破了胆。这个大陆时代的主角,在海洋时代只能做一名观众,甚至,其地位连观众都不如,他们直接成为列强凌虐的对象。那些曾经在东北的草原上奔驰的战马,对于强大的炮舰无可奈何。


第五章   艰难的统一 ◇◇ 293
在历经军阀混战之后,当时的东北军,掌握在一个具有现代国家意识的政治家手里,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自父亲的遗传,而他的国际眼界和现代知识结构,使他的头脑里比他的草莽父亲多了一些先进的元素。
六、正文样张
以一个地域为切片,来描述中国的历史、传奇和现实,这种写法,先例很少,但它正是本书的追求之一。以前这类作品,我喜欢的,有吕西安·费弗尔的《莱茵河》。我甚至不知该如何界定它,是历史散文,还是历史报告文学?按国外的分法,它大概当属非虚构类作品。但我想,这无论如何是一项有意义的写作。
    我在本书第一章就提到辽宁在地理上的特异性——它刚好处于几大文明板块的衔接带上,并因此导致了辽宁文明的鲜明特征——一种最彻底的多元型文明。应当承认,我在本书写作时,受到亨廷顿教授“文明冲突论”的影响,这位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当代最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分为七大或八大板块,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我把“文明冲突论”用于历史研究中,把冲突作为推进历史的一个动力因素,而几大文明板块衔接点上的辽宁,刚好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一历史进程。
然而,为“文明冲突论”提供证据,并非本书的目的。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越“文明冲突论”的内容,或许这些内容,使我们可能看到“文明冲突论”的局限性。我试图说明,辽宁(乃至世界)的历史,有冲突的方面,更有对冲突的超越。冲突,是缘于“异”(差异),与之相比,趋同的力量,则显得更加强大。中华文明的主线,不是因“异”而导致的冲突,而是求同。因为种族与文明不论怎样相异,它们追求美好生活、尊重自然等理想是一致的,这使文明具有超越种族的意义,所以我说:“更多时候,战争带来的却是关于和平的消息。我们遗忘和平,不是因为和平不存在,而是因为它太过平常,没有任何波澜。史书中对和平岁月的记载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更加关注战场上的历史。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对英雄存有敬意,却对英雄赴死的目标有所忽视。实际的情况是,与战争相比,和平在更大的范围上存在着。”“在兵刃的对话之外,不同种族在这块土地上尝试着合作的可能,后者对历史的贡献更加巨大,可惜的是,他们几乎全部被英雄们的呐喊湮没了。”吕思勉、钱穆在各自的通史引论里,都谈到“人类已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吕称之为“生命的节奏”——“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行”,钱称之为“历史的风韵”,大抵就是这个意思。王家范把这动-静视为历史的“要穴”。我们通常关注“动”的方面,本书也花了大量篇幅,对“动”进行描述,但我想说的是:“动”的结果是“静”,“动”是表现,而“静”是核心,如同“异”是形式,而“同”才是而“同”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