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书信息 / 中国文学佳作选·中篇小说卷

Book Express/新书速递

中国文学佳作选·中篇小说卷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中国当代作家近两年内发表的优秀小小说,书稿题材丰富、内容简洁,详略得当,文笔自然优美,风格多样。全书紧紧围绕当下的主旋律,以文学的笔法来歌颂祖国、咏叹亲情、追思过往,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书中所选文学大家们的这些小说,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我们结集出版是为了展现近两年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帮助读者更好地从总体上来领悟这些优美的文字和字里行间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领略中国当代优秀小小说的风采。


作者简介
任晓燕,《百花园》《小小说选刊》总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微电影微小说创作联盟副主席。出版有访谈体评论专著《对话小小说》,主编《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


目录
巍巍大别山(三题)
沂蒙烽火(三题)
庐西血色笔记(三题)
沪上红色日记(三题)
大漠老兵(二题)
阳光劳模(二题)
扶贫札记(二题)
温曹氏
姑姑等等
石头墙
古 盘
虚构的生活
过 瘾
额温枪
影子人群
邻 居
在世界的背面——梦札三束
女孩与鼠
小巷深处有人家
你好了,家才好
鹤骨笛
一只不会叫的蝈蝈
黑娘的麦饼
大美十二珠
二十米
卖票的老纪
喜出望外
香 皂
说谎的女孩
念想儿
凤兮凰兮
二 叔
金 蛋
戏 友
队 长
兄 弟
玻璃城市
城市病人
万病无忧丹
夜猎者
王医生
蛋蛋的夏天
一桶大豆油
花 香

千年火狐
恋爱基金
大妞的红灯笼
一道折痕
鸟 人
来自老家的音信
拂晓莅临
镜子里那人是谁
紫禁城的鲥鱼汤
求 婚
“眼镜”的友谊
青 钱
木瓜红
鹊桥仙
那些事儿都不是问题了
握着锋利的斧头等着那人
迎春照相馆
今天吃点儿好的
偶 遇
七只羊
又到苹果红时
楼上的小提琴声
床前明月光
炸八块
十一有一只羊
突 围
四 儿
戴口罩的苦楝花
看电影
吵 架

巨 坑
我 俩
卖锅记
屠格涅夫
雨中的猫
破镜重圆
突然的爱情
多去转转
回 忆
一句引一万句
宇宙中最好的动物园
客 人
那些瞬间
别 墅
垂钓者
造塔记
开会的存在与虚无
名 字
全宅配
上 海
买 肉
娘儿俩
红马甲
打碎玻璃
独角龙
纳 凉
虚构镜像
在日光中等待




内文试读

过年前,大妞就开始惦记她正月十五的灯笼了。先从大姑父画的窗花说起。
大姑父人长得不周正,瘦小,走路一步一趔趄,没多少力气,地里的活儿也做不好,但他手巧,会在纸上画窗花,在布上画门帘。一进入腊月,大妞就喜欢去大姑家,一脸崇拜地看大姑父画画。
一张八仙桌摆在屋中央,摆满了小碟子、小碗,里面盛着各色颜料。大姑父告诉大妞,这是胭脂红、桃红、洋黄、绛色,那是翠绿、洋蓝、纯黑。大妞喜欢帮大姑父打下手,把裁好的白粉连纸条叠成方方正正一块,压出印儿,再展开。大姑父嘴里叼一根毛笔,手里握一根,毛笔先在水里蘸一下,再在小碟子里蘸一下,落到纸上一点一拧,一朵花瓣或者一只小鸟头就出现了。一条花花绿绿的窗花画好了,大妞负责拿到一边摆整齐晾干,等大姑父拿到集市上去卖。
大姑父画一天,大妞紧跟着忙活一天。有时候,趁大姑父吃饭,她会偷偷拿起笔,在剩下的小纸条上乱画。大姑父看见,笑呵呵地说她:“不是这样画的,来,我教你点梅花,画个草。”
其实,大妞的目的并不在学画,她想要窗花。大姑父赶集回来,卖剩的窗花挑出好的,下一集再卖,一些一般的就给大妞:“喏,拿回去玩儿。”大妞怎么舍得玩儿,那么漂亮的花草小鸟,她可舍不得。拿回观头村的窗花,一些被娘挑出来糊了窗户和风门,剩下的,大妞又分出优劣,按照和自己关系的好坏,一人一张分给她的手下喽啰,以赢得对他们的领导。
眼看着快过年了,大妞压在炕席下的窗花剩下没几张,她就又去找大姑父,得攒够正月十五要用的。吃了“破五”的饺子,年就算过完了,大妞开始操心她的灯笼了。她天天催,小和尚念经一样。娘翻出旧的竹门帘,把竹篾剪成一拃长的小段,用白线牢牢扎紧,扎出一个小兔子、小鸭子或多面体的框架,用大妞攒下的窗花糊了,再涂上颜料打扮一下,漂亮的小灯笼就成了。
当然,大妞的灯笼一个可不够,她得要仨,从十四到十六,一晚上一个。她太费灯笼了。
娘有时候会让她去找大姑父要点儿颜料。过完年,大姑父就闲了,他问大妞:“要颜料干吗?”大妞说:“做灯笼啊!”
大姑父说:“我给你做荷花灯。”
大姑父把白粉连纸裁成长方形,拿出小碟子,倒点水和桃红颜料,用小刷子由深到浅刷了,刷完晾干,一张一张叠起来,裹在酒瓶上,再拿结实的线均匀地一圈圈缠了,用手把纸从上到下使劲儿拉下来压实,解开线,一片一片的瓦楞纸就做好了。
大姑父手蘸糨糊,在深桃红的一端一拧,一片粉嫩翘起的荷花瓣做好了。十几个花瓣做好,一片叠一片糊在灯笼骨上,成了一个漂亮的荷花灯。
大妞拎着大姑父做好的荷花灯,一路走着晃着回去了。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中国当代作家近两年内发表的优秀中篇小说,书稿题材丰富,追今抚昔,文笔自然优美,风格多样。全书紧紧围绕当下的主旋律,以文学的笔法来歌颂祖国、咏叹亲情、追思过往,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书中所选文学大家们的这些小说,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结集出版是为了展现近两年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帮助读者更好地从总体上来领悟这些优美的文字和字里行间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领略中国当代优秀中篇小说的风采。


作者简介
王晓君,笔名筱筠、小暑。20世纪70年代出生。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辽宁文学院,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北京文学》《鸭绿江》《北京作家》《红豆》《艺术评论》《海燕》等杂志。曾出版小说、散文合集《独自一人的夜晚》,散文随笔集《约会后的一声叹息》,长篇小说《民国时期的爱情》。现供职于《作家文摘》报社。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目录
狼来了
通往父亲之路
我们的娜塔莎
内 吸
我的清迈,我的邓丽君
阴差阳错
上青海
万户山


内文试读
天气晴好,天空湛蓝。树叶是初生的新绿,鲜嫩得让人心软。她们三人骑行,姜友好的红“凤凰”十分招摇,比它更招摇的,是金发白肤的娜塔莎。三人三骑,被人看了一路。杜若多少有点不习惯,姜友好却全然不在意,大声笑道:“田汉先生塑造,三个摩登女性。说的就是我们呢!”杜若心里咯噔一下,她觉得姜友好的举止有点夸张,这让她有些不安。好在城不大,朝西,过桥,再朝南,渐渐有了郊野的风景。她们来到一片野草滩,抬头就是烟蓝色的西山。支好自行车,杜若用手一指说:“这是我的宝地,这里的荠菜,又多又好。”
   娜塔莎和姜友好,都不认识荠菜,杜若教她们辨识。果然,这里的荠菜一丛丛一片片,四处可见,鲜绿水灵,三个人分头寻找,没用太久,她们的大网兜就装满了。杜若说:“够了,足够我们吃饺子了。歇歇吧。”
她们席地而坐,手被野菜的汁液染绿了。各自都带了军用水壶,也不顾卫生,拧开就喝,仰着脖子,咕嘟咕嘟喝得十分欢畅。草滩上,有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开了,这里一片,那里一片,静静地,开得又寂寞又热闹。阳光照在她们脸上、身上,天地静谧得如同没有人类。许久,姜友好说:“真好。都不想回去了。”
“是啊。”娜塔莎说,“就像在梦里,不想醒来。”
“我爱田野。”杜若说,“来了,就不想走。”
“以前,安德烈还小的时候,夏天,我常常带他和安霞去采蘑菇。我知道一个地方,有松林,有榆树和槐树林,夏天,下过雨之后,树下到处都是新鲜的刚出生的松蘑、榆蘑。采回来,我给他们烧蘑菇汤,安德烈闻着蘑菇汤的香气,会说:真幸福啊——”娜塔莎望着烟蓝色的西山,这么说。
“那是什么地方?”姜友好神往地问,“我们也去好不好?”
   飞来一只喜鹊,倏地落在了草地上,歪着头,冲着她们,喳喳喳激愤地叫着,对峙着,杜若笑了。
“鸟听到我们的话了,这里是它们的天地,你看,它不满意了。”她这么说,
“走吧,我想让你们尝到最新鲜的荠菜。”
这城中的习惯,休息日吃两顿饭,那天的正餐,是荠菜猪肉馅饺子。杜若原本计划包纯素馅的,但是姜友好说:“荠菜猪肉才是在论的呀。”她执意骑车跑回家拎来一块猪肉,说是夏莲昨天才给她捎回来的,刚好派上用场。“有肉大家吃!”她说得兴高采烈。杜若想,友好这是怎么了?有点不太对劲,不避嫌了吗?想问她,又没问出口,是真心不舍得破坏这难得的欢乐。于是三个人,择菜、剁肉馅、和面、包饺子,干得热火朝天。拌饺子馅负责调味的,自然是杜若,剁肉时,她仔细地剔除了所有的筋络血管,剁好后,用生姜水打馅,使肉变得鲜嫩无腥。荠菜则切得细碎均匀。菜和肉的比例也恰到好处。调味料却极简单,除了肉馅需要少许酱油煨起,就是一点盐、一点白糖和一勺的熟食油锁水,其余的,葱、香油、味精、五香粉之类一概不用。这样,杜若说,才不干扰和毁损荠菜的清鲜。
果真,太好吃了。
娜塔莎说:“杜热,这是我这么多年吃的最好吃的饺子。”
姜友好说:“杜若,你真是个宝藏,认识你这么久了,居然还能给人带来惊喜。”
杜若笑而不答。
娜塔莎又说:“我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安德烈的爸爸和安德烈都很喜欢吃饺子,可惜我的饺子总也做不好。”她盯着盘子里的饺子说:“现在我就是学会了,他们也吃不上了。”她笑笑:“我就不学了。”